厂家直销,质优价廉
按需定制,上门安装
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:“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。必须多谋民生之利、多解民生之忧,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。”近年来,山东能源重装集团从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、民生为重的发展理念,致力于创建幸福企业,点点滴滴的关怀让职工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朱宁军是山能重装新汶分公司机械加工事业部一名立车工,他平时加班延点,积极肯干。“10月份,我的工资超过1万元,比过去翻了一番。”朱宁军高兴地说,内部市场化改革真正让他尝到了甜头。
收入是民生最直接的体现。山能重装成立之初,虽然企业个数多,但是规模小,盈利能力低,加之多次出现的产品质量上的问题,给企业销售、回款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压力,历史负担沉重,资金相对不足,发展举步维艰,职工工资和各类保险一度受到影响。
“大河有水小河满。”只有企业盈利,职工收入才能增加,为此,山能重装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措施。
依靠创新驱动发展,提质量、挖内潜、练内功。在完善质量管控体系、工期和服务保障体系上下苦功夫,着力提升产品质量,改善服务质量,增强核心竞争力,叫响“重装品牌”,以经济效益提升,促进职工收入增长。今年1-9月份,山能重装总利润、职工工资同比分别增长16.1 %和14.5%。
严格落实“十个严控、十个一律”“十项断然措施”等常态化刚性降本措施,步步紧逼降成本,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。积极开展联合清欠,对内部订单,保证合同履行,全力确保质量和工期;对外部订单,不见款不发货,长期拖欠的采取司法清欠措施,有效缓解资金紧张局面,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。
通过退休、解除劳动合同等形式减员459人,减轻企业负担。同时,利用市场经济机制,把职工的经济利益和企业经营效益紧密联系,充分调动职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。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,职工收入与成本损耗、经济效益紧密挂钩。坚持效薪联动,通过建立集团统一管控、统筹分配、均衡发展的薪酬考核体系,把薪酬向关键人员、技能人才、生产一线倾斜,加强劳动用工管理,实现企业增收、岗位增值、职工增收,职工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张彬是山能重装塔高公司支架设计研究院一名80后基层技术研究员,近年来,他先后完成30余项工艺优化创新项目,为企业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,他本人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。“自己设计的产品工艺,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,并在全集团推广使用,感觉很有成就感。”张彬说。从刚参加工作的一张白纸到今天,他收获的不仅仅是奖金和荣誉,更多的是满满的尊严感以及被认可的成就感。
近年来,山能重装慢慢地增加职工岗位关怀,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依托,积极搭建职工施展才能的广阔平台和晋升通道,围绕提升公司经济效益,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各展所能,通过项目承包、课题攻关等方式,积极开展创新创效创优活动。同时以活动为载体,组织并且开展“互联网+创新创业”大赛、技能大赛等活动,让有知识、有想法、有本事、有担当的职工发挥优势劲展所长,涌现出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队伍,职工知识面和专业水准不断提高,个人成就感不断提升。
随着企业智能化发展,生产加工设施的自动化、智能化更新,对职工综合素养要求慢慢的升高。“加强职工业务培训”是历年来职工代表提案中出现的高频词汇。为满足广大职工这一诉求,一直以来,山能重装把职工培训作为着眼长远的大事来抓,不断夯实人才队伍基础。
通过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,不断强化职工技能培训。一方面,在引进新设备的同时,组织职工到设备生产厂商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学习,让职工快速掌握设备使用性能和基本操作知识。同时,制定高品质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,建立和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,外引专家,内育人才,分专业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职工教育培训,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工作标准,让职工在工作岗位中可以得心应手,快速、高效、舒心的工作。今年,山能重装组织并且开展各类培训296项次,培训人员达13480人次,72人获得职业技能晋升,上半年发放各类技能津贴5.2万元。
一系列业务培训,让职工获得了新观念、新思想,学到了工作技巧和方法,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、高技能、高学历,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纪律的干部职员队伍。今年,36名基层骨干走上领导管理岗位,职工工作和生活更有奔头,企业未来的发展动力十足。
在山能重装塔高公司智能焊接生产车间,原来电焊工蹲在地上工作的场面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具有独臂机械手,可进行自动焊接的智能机器人。“干了十来年的电焊,都是弓着腰趴在地上,工作一天下来浑身疼,工作服又脏又破。现在动动按钮就有机器人帮忙干活,电焊工越来越体面了。”塔高公司女焊工郭荣伟指着身上干净的工作服笑着对记者说。
“电焊工是最苦最累的工作岗位之一,一直存在用工难的问题。”山能重装塔高公司负责的人介绍,“重装集团负责人到车间调研,看到苦累脏险的岗位,就要求我们想办法用科技代替人工,把职工从脏苦累的岗位中解放出来。”
近年来,山能重装以人为本,把改善职工作业环境、降低职工劳动强度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提高职工幸福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,瞄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脏苦累险的工作岗位,积极进行生产的全部过程的智能化改造,通过改进生产设备,优化产品工艺,设计工具工装,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千方百计用机器代替人工,最大限度降低职工劳动强度,改善职工作业环境。
今年以来,山能重装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对7个气站进行安全升级改造,建成多条自动喷漆流水线,升级改造电焊烟尘除尘设施设施,研制多功能电焊防尘面罩,提高职工工作舒适性,有效减轻喷漆以及烟尘对职工的职业健康伤害,保障职工安全健康。同时,设计制作液压支架总装平台、中轴式液压支架翻转、结构件焊接自动翻转、立柱垂直装配、中频炉智能加料系统、锻造智能运输系统等50余项工装器具,通过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换人,有效减轻职工劳动作业强度,大幅度的提升生产作业现场安全性,职工工作环境不断改善,每一处的改造和创新无不彰显着企业对职工的关爱。
“职工最关心的事就是我们要坚决落实的事。”在不断改善职工工作环境的同时,山能重装抓住“三供一业”分离移交契机,一直在优化职工生活环境,按照“维修为主、改造为辅、居民受益”的原则,使用中央财政补助到账资金10697万元,投入资金12227.66万元,系统地对18个职工家属区5610户居民供水、供电、供暖等基础设施做维修改造,职工家属区整体面貌明显改观,职工家属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断的提高,职工得以体面工作,幸福生活。
“感谢集团公司让我们一家渡过难关,谢谢……”近日,手捧9900元大病救助款,山能重装鲁南装备公司职工孟宪军的爱人眼含热泪,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。孟宪军因病多年来一直进行保守治疗,高昂的住院医疗费,使这个原本收入就不高的的家庭雪上加霜。山能重装工会了解情况后,及时向他伸出援助之手。
“不让每一户职工家庭吃不上饭,不让每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,不让每一名职工看不起病,不让每一名正常出勤的职工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,保障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。这是我们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要坚守的四条底线。”张圣国说。
近年来,山能重装建立完善的精准帮扶体系,为困难职工建档立卡,深入开展帮扶救助送温暖活动,通过领导干部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、志愿服务送温暖,开展“慈心一日捐”“走访慰问”“金秋助学”等活动,实现帮扶救助工作常态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。今年以来,共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344户,发放救济金、慰问金81.2万元;资助困难职工子女54人,发放助学金15.7万元;中秋、春节期间为每位正常出勤职工发放油、米、面等生活物资。
省外创业职工的冷暖一直让山能重装党政领导牵怀挂心。近年来,山能重装通过志愿者帮扶的形式对驻外职工家庭开展服务。志愿者们通过不停地改进革新帮扶形式,丰富帮扶内涵,以“前方创业,家里有我”“一键直达热线”“向日葵志愿服务”等形式,帮助驻外职工解决家庭生活、家人照料、日常维修等实际困难,用真情实意解除驻外职工后顾之忧,提高职工生活质量。
保障职工基本生活,还要满足职工对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,才能产生幸福感。近年来,山能重装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,先后举办职工书画摄影展、主题征文比赛、职工舞蹈大赛、曲艺小品大赛、乒乓球篮球比赛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。组织先进人物、劳动模范累计1200余人次分别到海南、贵州等地进行疗休养,多层次、全方位满足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,让职工生活得更加幸福、更有尊严、更有获得感。(信息源自:山东能源集团